对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68号提案的答复
尚伟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驴产业发展”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驴产业主要集中在柏香镇、王召乡区域,作为我市一大特色产业,已经基本形成了集肉驴养殖、饲料加工、粪污处理、驴肉加工、冷藏贮运、市场销售、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沁阳市从事驴肉行业生产、加工和销售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具有坚实的肉驴养殖基础。怀府闹汤驴肉更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制作工艺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我市柏香镇驴产业成功进入国家级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针对您所提出的《提案》建议,我们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
一、打造特色肉驴养殖基地
(一)推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
对我市域内部分陈旧、设施落后的集约化驴场进行升级改造,以肉驴养殖场自动化养殖设施、饲料散装配送设备等为重点,配备相关设施设备,实现全程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流程。引进生长快、肉质好、抗病性强的良种毛驴,坚持良种良法配套、设施工艺结合、增产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大力发展肉驴适度规模养殖,着力推进生态养殖、清洁养殖、健康养殖。
(二)提升加工仓储能力建设。
在现有的驴肉加工能力基础上,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建设毛驴屠宰车间和驴肉精深加工车间,打造实现驴肉屠宰、分割、分类、精深加工自动化程度高、产能强的现代化加工车间。加快储藏冷库和速冻冷库的建设,同时采取自检和委托检验相结合的手段,保证出厂产品质量合格。
二、建立体系完整的销售渠道
(一)突出党建引领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市成立了驴肉产业片区党委,整合周边三个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业缘相融、意愿相同村街的资源力量,带动12家驴养殖场、32家驴肉餐饮门店在产业链上抱团发展,实现土地、技术、市场等资源优势的汇聚,构建起“片带一体、村企联合、产业联动、集中管理”的发展体系,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及抵抗风险的能力。
(二)加快营销体系及品牌打造建设。
全面推进品牌与生产、加工紧密结合,大幅提高品牌覆盖面和带动力,促进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在驴产业大楼建设驴肉产品、餐饮销售展厅以及驴博馆,改建提升10家驴肉熟食/生鲜便民店,购置冷藏运输车辆、冷冻保鲜柜等设备,统一制作品牌标识,结合绿色种养循环发展,做大做强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三、加强特色餐饮门店建设
打造驴肉美食文化节特色名片。我市已累计举办三届驴肉美食文化节、驴肉年货节等活动,闹汤驴肉、驴肉丸子、驴肠、驴蛋白等美食产品已深入人心,董爱国驴肉、元旦驴肉丸、宋记驴肉丸等品牌享誉市场。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以创建名、精、优、新农产品品牌为战略方向,打响农产品品牌。通过加大品牌培育和整合力度,开展产业融合品牌塑造培育、推介营销和社会宣传活动,着力打造具有沁阳特色的乡土产业品牌优势,提升增值空间。同时,积极撬动民间资本,鼓励辖区特色企业自主谋划餐饮门店改造提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