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陵镇:深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时间:2024-03-27 来源:紫陵镇

  2023年以来,紫陵镇统筹推进皮筋头饰产业发展、成立片区党委;谋划实施“旅游+精致农业”道路,以产业发展增强乡村振兴发展的后劲,奋力实现产业带头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双赢。

  小皮筋“搓”出大产业。紫陵镇是全国最大的皮筋头饰加工基地,产业发展至今已40余年。通过成立紫陵镇皮筋头饰产业片区党委,采用“党委+公司+商户+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整合全镇250余家从事皮筋头饰加工生产个体工商户,3个行政村,1个流动党支部,20余个专业设计团队,目前已形成6大类、500多个品种、3000多种款式的皮筋头饰产品,年产量达2.8万余吨,年产值超20亿元,占全国皮筋类头饰品市场份额的80%,远销中东、美国、南美洲等地,出口量占市场份额的35%。不仅帮助紫陵镇三成多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实现家门口就业,并带动周边15万余名劳动力从事皮筋加工生产。

  甜蜜果“种”出幸福路。紫陵镇是水果强镇,辖区万亩果园、特色采摘园、葡萄园等数不胜数。紫陵村万亩果园园区林果面积6000余亩,园内主要品种有油桃、杏、梨、葡萄、核桃等五大系列三十二个品种,其中,油桃2500亩、梨1000亩、杏2000亩、葡萄500余亩,年产各种无公害水果达1.2万吨。除此之外还有窑头村阳光玫瑰果园、长沟村草莓园、王庄村车厘子园、东庄村桃园等,可带动60余户农户就业,年均增收20000元。目前,紫陵镇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在线上销售平台如拼多多开展水果、果树苗销售,多渠道增加集体收入。

  特色游“绘”出锦绣图。紫陵镇以“文化”+“民俗”+“产业”为主线,贯穿神农山、二仙庙等景区,建设神农山前文旅产业带。神农山、二仙庙、八一水库耳熟能详,千亩花海、沁台花海初见特色,神农寨、康养旅游引领示范。通过创新旅游节活动形式、选立新颖IP(小三亚),谋划沉浸式体验感旅游(汉服);深挖沁阳第一党支部、将军故里等红色资源,推出有记忆、有故事、有体验的红色研学课程,通过融合发展,使游玩更具新意、更有吸引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说到底就是为了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紫陵镇仍将立足本镇实际,走出“规模化布局、品牌化打造、融合化发展”的产业发展新路子,打造“强产业、美乡村、富群众”新样板。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