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146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3-06-02 来源:民政局

王娟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促进养老发展的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养老事业发展的关注,现就相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辖3乡6镇4个办事处,总人口49.14万,60岁以上老年人9.8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0.1%,按国际划分标准,我市将会更快更早的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切实加快养老体系建设。

  目前,我市共有公办养老机构8家,床位573张,入住老人289人,民办养老机构21家,床位1296张,入住老人560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家,床位数90张,入住老人26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9家,床位116张,农村幸福院138家,床位552张。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认真落实楼阳生书记在全省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郑州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奋力推动我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市级建设内容与医养结合。通过提升改造市中心敬老院、招商盘活老年公寓、建设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及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并积极与市残联、联盟医院结合,推动市中心敬老院、老年公寓与市医养中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着力打造特困供养、综合代养、康养医养相结合的一体化、中高端、半开放式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市级医养有机结合。

  (三)乡镇建设内容与医养结合。乡镇建设及医养结合情况,利用现有乡镇敬老院和闲置学校、卫生院等国有资产,通过对现有房屋进行加固,对门窗、水电路、墙面等进行改造,完善消防设施,建设室内卫生间,增设电梯、文娱活动用房、医疗康养用房等,切实改善养老机构硬件条件,将其改建成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机构托养与居家上门服务相结合的乡镇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并充分发挥“以大带小”作用,探索实施“1+N”养老服务模式,带动周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正常运营,进一步夯实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基础。同时,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在西万和常平卫生院采取“医中有养”模式,计划投资900万元建成医养结合示范点。计划6月份开工,建成后切实满足老年人对养老、医疗、康复的需求。

  三、下步工作方向

  积极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创新探索“以大带小”、“1+N"经营模式,以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为基点,辐射带动辖区内所有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积极开展助医、助餐、助浴、助洁等居家上门服务,实现机构辐射社区居家,各类设施良性化、规模化发展。并积极探索、总结、推广我市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医养结合新经验、新模式,不断提高全市养老服务能力和医养水平。争取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设包括居家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市场机制更加完善,养老服务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2023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