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送水杯,扫到“木马”盗刷2万余元
沁阳警方快速破案追赃
用手机扫二维码,下载了个APP软件,任某的银行卡上就少了2万余元。日前,沁阳警方破获这起盗刷银行卡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追回全部赃款并及时退还任某。
11月7日12时许,任某在怀府中路摆地摊时,有2个青年男子来到摊位前,让其扫码下载一个购物APP软件,说是为了做推销任务,下载完成后送水杯。任某将手机打开交给对方操作,下载完成后得到一个水杯。11月8日2时许,任某发现本人银行卡里的2.1万元被盗刷。
接报后,刑侦大队立即组织侦查,按照任某描述的2名青年男子相貌、衣着特征,民警开展大范围排查,迅速锁定嫌疑人作案车辆,进一步以车找人,确定嫌疑人身份信息。
11月8日上午,民警驱车至山西省,经过摸排走访,蹲点守候,一举将嫌疑人张某、孙某抓获。经调查,犯罪嫌疑人张某、孙某为了盗取他人钱财,以扫码下载APP软件送水杯为幌子,让受害人输入手机密码,在手机上下载“木马”软件,利用小额免密支付功能,多次盗刷信用卡、银行卡,造成受害人任某损失21504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孙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21504元已退还受害人任某,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民警提醒,街头扫码送礼品,你看中的是“馅饼”,对方给你设下的是“陷阱”,抱着“拿了实惠就把APP或信息删除”的侥幸心理,事实并非如此。
在街头巷尾,经常有扫码下载APP或送群信息送礼物,有人抱着“拿了实惠就把APP或信息删除”的心理就扫了码,事实上,在看似简单无害的下载过程中,手机里的信息就已经泄露。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赠送小礼品的方式,诱导人们扫描二维码进行注册并填写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信息,随后便将这些信息与资料打包卖给一些“推销”公司,或者一步步诱导人们做任务、刷单,直至被骗。
不法分子通过制造附有二维码的假缴费单(水、电、燃气费)、交通罚单,显示扫码即可缴费,误导人们扫码,从而实施诈骗。
一部分虚假商户常常在支付时以各种理由诱骗消费者使用购物平台监控之外的方式来付款,如提供二维码让消费者扫码付款,消费者一旦付款,钱直接进商户腰包,发货与否也就悬了。
温馨提示
1、一定要莫贪便宜,时刻提防个人信息泄露。
2、加强防范,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的微信,不轻易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更不要轻易转账。
3、天上不会掉馅饼,需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帮凶。
4、若发现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或96110进行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