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第七批沁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的通知 沁政〔2023〕7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沁阳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沁阳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沁阳发展历史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资源,蕴含着全市人民宝贵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延续中华文脉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建设“文化之城”的现实需要。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体系建设,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水平,现将市政府确定的第七批沁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32项)予以公布。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工作,为繁荣文化事业、推动全市文旅融合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附件:第七批沁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32项)
2023年6月7日
附 件
第七批沁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2项)
一、传统音乐(1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1 | 朱载堉雅乐 | 朱载堉纪念馆 |
二、传统美术(1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2 | 苗氏戏曲人物画 | 崇义镇 |
三、传统舞蹈(1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3 | 北山村龙舞 | 王曲乡 |
四、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4 | 校尉营洪拳 | 西万镇 |
5 | 健身棒法 | 沁园街道 |
五、传统医药(7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6 | 猪娃正骨 | 太行街道 |
7 | 杨氏揉肚 | 太行街道 |
8 | 东王梁李氏烧伤膏 | 柏香镇 |
9 | 秦氏追风膏 | 西向镇 |
10 | 怀医堂中医医术 | 山王庄镇 |
11 | 大玲堂鼻炎香囊制作技艺 | 王召乡 |
12 | 赵氏针灸 | 王召乡 |
六、传统技艺(18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13 | 沁阳驴肉制作技艺 (小车驴肉制作技艺) | 柏香镇 |
14 | 沁阳驴肉丸制作技艺 (元旦驴肉丸制作技艺、 宋记驴肉丸制作技艺、 董爱国驴肉丸制作技艺) | 柏香镇 |
15 | 老随肚崩制作技艺 | 怀庆街道 |
16 | 黄焖肉制作技艺 | 怀庆街道 |
17 | 南寻蒲扇制作技艺 | 柏香镇 |
18 | 彰仪碾转制作技艺 | 柏香镇 |
19 | 玉春元汤圆制作技艺 | 怀庆街道 |
20 | 玉春元粽子制作技艺 | 怀庆街道 |
21 | 清真水席制作技艺 | 太行街道 |
22 | 金慧丰驴肉制作技艺 | 覃怀街道 |
23 | 郁家凉粉制作技艺 | 覃怀街道 |
24 | 沁阳水席制作技艺 | 山王庄镇 |
25 | 靳国甜麻糖制作技艺 | 西向镇 |
26 | 竹编技艺 | 王曲乡 |
27 | 易古古琴斫制技艺 | 王曲乡 |
28 | 张氏木工制作技艺 | 王曲乡 |
29 | 云栖居石刻 | 王召乡 |
30 | 皮筋头饰制作技艺 | 紫陵镇 |
七、民俗(2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31 | 二仙奶奶行水(邘邰) | 西万镇 |
32 | 二仙奶奶行水(紫陵) | 紫陵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