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时间:2023-02-15 来源:

  先秦时期,沁阳称野王,居河内地区。秦灭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野王隶三川郡。汉高祖二年(前206),沁阳立县,称野王县,归同年所置之河内郡辖。武帝征和四年(前89)司隶校尉督察京畿七郡,野王隶司隶校尉部河内郡。昭帝始元元年(前86)野王隶冀州司隶校尉部河内郡。成帝省司隶校尉,野王隶河内郡。

  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改野王曰平野,隶河内郡。

  新莽天凤元年(14)置六队郡,省河内郡人后队,平野隶后队。

  东汉复西汉旧制。光武帝建武中,复置河内郡,隶司隶校尉部,复改平野为野王,归河内郡所辖。

  三国,野王归魏,隶司州野王郡。

  西晋,野王为河内郡治,司州所辖。

  十六国时期,怀帝永嘉二年(308)野王归前赵,旋又归晋。四年(310)复归前赵。元帝大兴二年(319)野王归后赵。穆帝永和七年(351)复归晋,后又归前秦。永和十一年(355)地陷前燕。后又属后秦、后燕。安帝隆安年间地入北魏。北魏并置豫州治野王。

  南北朝,野王地属北魏。献文帝天安二年(467)置怀州治野王,野王隶怀州河内郡。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废怀州,野王隶河内郡。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北魏分裂为东西魏,野王地属东魏。孝静帝天平初复置怀州,野王隶怀州河内郡。北齐代魏后,野王归北齐,北周灭北齐,野王又属北周,均隶怀州河内郡。

  隋代,野王地属冀州域。文帝开皇初,隶怀州河内郡,三年(583)废河内郡,野王隶怀州。十六年(596)改野王县为河内县,仍隶怀州。炀帝大业三年(607)废怀州,复置河内郡,河内县归河内郡辖。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王世充置怀州于济源西南之柏崖城,领河内等县。四年(621)世充平,怀州移治河内。太宗贞观六年(632)置河北道,河内归河北道怀州所辖。武后天授元年(690)改怀州为河内郡,河内隶之。肃宗乾元元年(758)复改河内都为怀州,河内县仍隶怀州。德宗建中年间置河阳军辖怀卫等州,河内县归河阳军怀州所辖,武宗会昌中河阳军曾移治河内。

  五代,河内县隶怀州河内郡。

  宋代,河内县初隶河北路怀州河内郡。神宗熙宁六年(1073)分河北路为东西两路,河内县归河北西路怀州河内郡辖。

  金代,置沁南军节度使治河内,河内为沁南军节度地,归河东南路怀州所辖。太宗天会六年(1128)曾改怀州为南怀州。海陵王天德二年(1151)复称怀州。

  元初,河内归怀州所辖,隶中书省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蒙哥七年(1257)废怀州,置怀孟路领河内等州县。世祖至元元年(1264),以怀孟路隶彰德路,二年复以怀孟自为一路。仁宗以怀州曾为其潜邸,于延祐六年(1319)改怀孟路为怀庆路。

  明代洪武元年(1368),改怀庆路为怀庆府,治河内,隶中书分省。二年改分省为河南行(中书)省,九年改河南行省为河南布政使司,河内归河南布政使司怀庆府所辖。

  清代,河内归河南省河北兵备道怀庆府所辖,河北镇总兵、黄沁同知驻此。

  民国元年(1912)废县存府,河内县废。

  民国2年(1913)废府存县。2月16日,河南都督兼署民政长张镇芳呈文国务院,称怀庆首邑原称河内,今黄河东趋,名实已不相符。查沁水在郡城东北,且县境旧有沁阳城,今废府存县,应循其意,改称沁阳县。(河内是指黄河环绕太行山形成的一块牛角状地域,俗称牛角川,因黄河改道,牛角川东口敞开,故张镇芳称名实已不相符,即指此意。另考沁阳城在河内武陟之交,应属武陟。张镇芳误。或应云“府境”。)国务院批准张文所请,河内县遂改名沁阳县,归是年所置之豫北道辖。

  民国3年(1914)改豫北道为河北道,沁阳隶河南省河北道。

  民国16年(1927)省国民政府成立,并撤河北道,沁阳直隶河南省政府。

  民国21年(1932)沁阳归河南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辖。

  民国27年(1938)沁阳大部被日军侵占,沦陷地区归日伪所置之豫北道辖,未沦陷地区仍归河南省第四专署所辖。

  民国34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沁阳仍隶河南省第四专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沁阳归平原省新乡专署管辖。

  1952年11月15日平原省废,沁阳改隶河南省新乡专署。

  1986年撤销新乡专署,实行市代县制,沁阳改归焦作市辖。

  1989年9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沁阳县,设立沁阳市(县级),由省直辖,焦作市代管。

  沁阳自汉高祖二年立县,至1989年撤县建市,共历21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