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0-08-14 来源:人大办

沁阳市七届人大

五次会议文件(十六)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0年731日在沁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马志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争先进位、再铸辉煌,奋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先行区”的目标定位,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任务,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运行平稳健康。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447.3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60.8亿元,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9亿元,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8亿元,增长7.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万元、2.1万元,增长7.5%、9.9%。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评居全省第九位,连续三年入围中国工业百强县。

(二)产业支撑更加有力。深入实施“三大改造”,全年实施转型升级项目30个,永威安防、都氏集团等20家企业开展企业上云,河南超威获得国家“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称号,蛮蛮云计算公司荣获河南省互联网10强潜力企业称号。强力推进大企业集团培育工程,超威动力电池及再生铅、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2个项目列入焦作市十大工业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8家,其中,税收超千万元企业16家,超亿元企业3家。同时,全面启动沁北园区核心区五条道路及绿化工程、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加快推进焦克路、沁工路等干线公路建设,沁北园区成功获批国家第四批增量配电网业务试点,集聚区承载力持续提升。特色商业区稳步推进,成功晋升省一星级特色商业区。

(三)动力活力有效激发。开放招商取得实效全年引进了秋月纸业、广东兴发轻质铝型材等一批产业链关联项目,到位省外境内资金78.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8亿美元。永续再生铅等108个项目开工建设;焦作丹河电厂异地扩建2×100万千瓦机组、超威正效绿色供应链等90个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加速形成。重点改革扎实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提速,圆满完成“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阶段性工作,第一批审批服务事项全部录入;深入推行“互联网+监管”建设,行政监管目录主项、子项覆盖率均居焦作首位。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有序推进创新载体建设,河南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投入运行,东部孵化园2座标准化厂房开工建设。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全市省级创新龙头企业达到2家、省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达到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家,荣获焦作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先进单位。金融服务持续优化。深入实施“引金入沁”,强化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合作,为全市国家储备林、科教园区、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提供信贷支持超6亿元。同时,与蚂蚁金服集团合作启动“普惠金融+智慧县域”项目,成为豫北地区首个落地县(市)区。河南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豫西第三办事处顺利落户我市。2019年被评为焦作市金融工作先进县(市)区。

(四)城乡建设能级提升。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和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深入推进主城区改造提升,完成背街小巷整治16条,启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个,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13个,常态化整治提升市容市貌,全年共谋划城市建设提质项目23个,完成投资10亿元。城市热电联产规划获省发改委批复,“双替代”工作受到全省通报表扬。乡村振兴纵深推进。扎实推进“四优四化”,夏粮单产保持焦作六县(市)领先。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省、焦作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3家,家庭农场达到197家,合作社达到624家,农业产业化集群销售收入超10亿元。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逐步建立了全覆盖、无缝隙垃圾收运体系,被授予农村垃圾治理省级达标市;拆除空心庭院破旧房屋920余座,改造农村户厕3.5万座,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强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工作,完成427.6公里创建任务,荣获全省首批“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称号。

(五)三大攻坚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成效显著。2019年,全市2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1.4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24%,脱贫攻坚整体工作位居焦作市年度综合考核首位。建成投运10所医养中心,建档立卡贫困户失能失智重度残疾人集中医养工作位居焦作六县(市)第一。创新建设爱心结对帮扶小菜园20个,实行订单种植、兜底包销消费扶贫模式,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深入推进“互联网+”社会扶贫,成功举办全省“中国社会扶贫网”观摩推进会,社会扶贫网工作被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现场会上推广。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全面落实“六控一应对”各项管控措施,强力推进“三散”治理,取缔“散乱污”企业65家,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1.2万平方米,空气质量考核居焦作六县(市)第2名。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序开展。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完成森林资源培育2万亩,实现高速、干线公路和主要农村公路绿色廊道全覆盖。深入实施“四水同治”,城市水系深度治理工程全线实现截污纳管,总干河城区段改造(一期)工程投入使用。严格落实“河长制”,圆满完成沁河“清四乱”目标任务,水污染防治步伐加快,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重大风险有效化解。严格落实政府债务限额管理政策,定期测算债务风险各项指标,加强债务风险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各项指标回落合理区间。

(六)民生福祉持续改善。2019年民生支出累计23.8亿元,增长7.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考普通类一本、二本上线率均居焦作六县(市)第一;科教园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优质教育供给水平持续提高。人民医院病房楼建设全面启动,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健全,建成县域医共体2个,被评为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医改工作先进单位。全面完成就业目标任务,新增城镇就业967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02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共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残疾人“两补”等资金5699.7万元。同时,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被评为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市;狠抓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市社会发展大局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转变作风、创优发展环境,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强化审计监督和财政资金绩效考评,着力建设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政府自身建设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妇女儿童、群团、残疾人、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统计调查、气象、史志、档案、地震、人防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鼎力相助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沁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沁阳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老矛盾突出,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从发展质量看,经济发展仍未摆脱资源路径依赖,龙头企业少,传统产业潜力还需充分激活。高新技术企业、高层次人才集聚度不高,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新动能增量有待加快引进和释放,转型升级任务十分紧迫。从风险防控看,财政收入质量不高,刚性支出持续加大,收支矛盾依然突出。政府隐性债务化解任务艰巨,潜在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当前疫情局势仍不稳定,中美贸易关系持续紧张,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从群众期盼看,教育、医疗、养老、疾病预防等领域的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仍有欠缺,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更需精细有力。从治理能力看,一些干部勇于担当、主动服务的意识仍显不足,创新精神和执行能力有待提高,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对此,我们将以更精准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认真加以解决和改进。


二、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两个一百年”交汇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市各级各部门同舟共济、精准施策,广大党员干部、代表委员勇于担当、冲锋在前,广大医务、疾控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广大公安干警、村(街)社区工作者披星戴月、坚守岗位,广大人民群众主动配合、守望相助,全力抗击疫情,科学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学,经济社会运行秩序逐步恢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但是,我们还要清醒认识到,疫情防控还远未到放松之时,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在全市掀起“学湖州晋江、促高质量发展”热潮,奋力开创沁阳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紧盯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奋斗目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以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要求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力度,落实“六保”任务,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争先进位、再铸辉煌,奋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先行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0.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稳增长,奋力夺取双胜利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坚持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基本任务,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激发消费潜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经济恢复性增长。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全面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大数据+网格化”管控措施,完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防控机制,强化基层防控能力和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现代化。7月底建成人民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为筑牢疫情防线提供坚实医疗保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引导群众做好个人卫生防护,从源头上控制疾病发生与传播。抢抓机遇增强发展动能。建立健全项目储备库、建设库、达效库制度。充分发挥国家扩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扩大地方专项债券规模和发行特别国债的政策叠加效应,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加强可行性研究、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力争更多项目对外可招商、对上可申报、对内可实施,扎实做好上级各类政策性资金和专项债券额度争取工作,年底前发行专项债券资金6.5亿元。同时,完善提升“首席服务官”制度,统筹推进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永续再生铅、秋月纸业、泓都粉煤灰高值化利用、昊华固碱等134个重点在建项目,确保完成114.9亿元的年度投资任务。全力以赴激发消费潜力。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编制实施全域文化旅游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加快神农山文化旅游园区提升、丹河山水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工作,强化旅游形象品牌塑造和营销,力争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增长15%以上。以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建立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扩大电商、快递农村覆盖面,激活农村消费市场,确保全市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10%左右。以推进消费升级行动为抓手,鼓励发展在线教育、网络诊疗、数字生活等新模式、新业态,培育壮大“地摊经济”“夜间经济”等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加快促进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同时,积极推进怀商文化苑、现代商业综合体等项目,持续提升特色商业区综合实力和承载能力。积极做好特色商业区企业入库工作,力争全年入库企业达到100家。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认真落实各项清费减负政策,扎实开展“工业高质量发展绿色诊断活动”,创新出台系列稳企帮扶措施,帮助企业解难纾困,全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河南省普惠金融示范市带动作用,深入开展“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百家行”“银企服务面对面”等银企对接活动,持续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融资难题。同时,严厉打击一切干扰、破坏、影响项目建设的行为,不断完善、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切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二)聚焦建小康,全力打赢三大攻坚。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更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严格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测帮扶。立足中国社会扶贫网沁阳运营中心、失能失智重度残疾人医养中心、集体经济发展基地等“两中心一基地”,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切实抓好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六控一应对”各项管控措施,突出“三散”治理,扎实做好省委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决打击小高炉死灰复燃、恶意倾倒填埋危废固废等违法行为,确保圆满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目标。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严格落实“河长制”,建立完善“清四乱”工作网格化监管、“河长+检察长”联动工作机制,持续改善水生态、水环境;持续推进“四水同治”,谋划实施项目11个,计划完成投资4.55亿元。抓好土壤污染管控修复,加强重金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持续推进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省级森林城市;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构筑绿色发展北部生态屏障;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加快推动发展空间扩容提质。坚决化解债务风险。健全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协调机制,切实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平稳健康发展。严格落实《沁阳市政府投融资平台债权清收工作方案》,强力开展债权集中清收行动,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最大限度保证国有资产资金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和风险防控,坚决制止违法违规变相举债行为,有序化解隐性债务存量。

(三)聚焦高质量,着力提升产业能级。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以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为抓手,强化龙头带动,拉长产业链条,增强创新驱动,做大集群规模,真正让县域经济的筋骨强壮起来。做强做优支柱产业。围绕主导产业,深入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工程,全面启动百亿企业集群培育计划,加大对“头雁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在链上招商、在链上发展、在链上提升,努力在2021年首先实现以超威集团为龙头的百亿企业集群,力争用3—5年时间,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百亿企业集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纵深推进“三大改造”,重点支持天鹅铝业新型铝型材、鸿利汽车拆解循环利用绿色产业园、广东兴发轻质铝型材等60个项目建设,支持制造业企业上云,加快超威正效、正驰塑业等企业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绿色工厂创建工作,推进德尔堡窗业、平安机械等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创建工作,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5%以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依托蛮蛮云公司,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产业,积极对接华为焦作新基建运营中心,重点打造大数据经济产业园。同时,深入开展企业成长促进行动,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强化提升创新引领。全力推进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三园一器”,加快产业链、创新链互融互促,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和品质提升。鼓励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等优质科学院校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沟通联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智力保障。2020年,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持续完善平台功能。深化体制改革,在实现政区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加快理顺产业集聚区事权、财权管理体系;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撬动产业资本、金融资金和财政投入深度融合。扎实做好集聚区总体规划和区域环评,加快促进县域空间与产业发展的科学融合、精准对接。建设提升沁北集聚区消防站,强力推进沁北污水处理厂扩建、河口村水库供水工程,完成沁北园区核心区五条道路及绿化工程,国庆节前实现焦克路、沁工路(北段)通车,持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2020年,力争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50亿元,园区企业实现税收超过10亿元,全力巩固二星级产业集聚区创建成果。

(四)聚焦区域化,致力打造节点枢纽。积极融入重大战略规划,致力变区划边缘为区域枢纽,开创城市发展新格局。加强枢纽建设。主动对接国家规划纲要,郑州大都市区、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规划,高质量编制我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现代物流综合枢纽工程,大力发展公铁联运、供应链物流、冷链物流,全力构建辐射豫西北、高效联通的新型运输网。加快推进伊川至沁阳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菏宝高速沁阳东站项目,全力服务呼南高铁豫西通道建设,为融入郑州大都市区和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打通交通动脉。加强开放承接。紧扣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充分利用静脉产业园区、省级化工园区等平台优势,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协作,主动承接郑州、洛阳等中心城市在制造业、精细化工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方面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全力打造制造业外溢“功能区”,争创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积极推广“沁阳+省科学院”合作模式,全面加强与各类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进一步聚合先进生产要素,不断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独特竞争力和吸引力。同时,结合国家、省、焦作市“十四五”规划,充分发挥招商预审机制作用,开展全产业链招商,重点做好绿色短流程炼钢基地、钛白粉、热电产业园等项目谋划,引进一批产业关联紧、财税贡献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2020年力争新谋划入库项目200个,到位省外资金81.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9亿美元。加强文脉传承。弘扬宋学义、杨介人等红色革命精神,建好红色文化村史馆,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挖掘朱载堉、李商隐、沁园春等名人、诗词文化资源,加强唢呐、怀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积极弘扬怀商文化的诚信精神,主动衔接郑洛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努力让怀川文化与河洛文化一起成为黄河文化的集中表现。

(五)聚焦促改革,努力激活发展潜能。坚持刀刃向内,持续推进深层次改革,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力争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办理,实现更多业务办理“无接触”“零见面”;完成政务服务新建大厅线下平台建设,全面实现“窗口之外无审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加强综合治税,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深入开展交通运输业、加油站、问题楼盘等税收征管薄弱行业专项治理行动,强力推进欠税清理和建筑施工企业本地化,持续提高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加快构建现代预算制度,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衔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盘活农村空闲和低效用地,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六)聚焦惠三农,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两大重点,统筹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兴旺。坚决扛稳粮食保障政治责任,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2万吨以上。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保持在98%以上。高效推进小浪底北岸灌区项目建设,完成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项目,进一步提升改善我市农业灌溉条件和农村饮水安全。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加快促进高效农业、生态养殖、怀药产业等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认真学习借鉴上饶先进经验,加强村庄规划管理,编制完成全市实用性村庄规划,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抓好紫陵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省试点。深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垃圾治理一体化、污水处理一体化等工作,推广垃圾分类,推动户厕改造,扩大垃圾、污水处理覆盖面,着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全面完成“四好农村路”全域1026.8公里创建任务,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扎实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突出群众主体,完善村规民约,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庭院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探索拓展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等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健全“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等利益联结机制,全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养殖大户5家、家庭农场2000家以上,争创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将生态农业建设与休闲观光旅游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让农民充分共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七)聚焦解民忧,倾力增进民生福祉。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基础民生,坚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让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感受。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一是全力推进城区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力争让城区群众在2020年度采暖季用上质优价低的清洁能源。二是全力推进南水北调供水管线建设,力争让主城区在2021年用上优质安全的南水北调水。三是全力推进人民医院病房楼建设,力争在2021年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住院难问题。四是全力推进沁北水厂建设,力争让沁北群众在2021年吃上优质地表水。同时,实施好总投资14.7亿元的33个提质项目,加快推进中医院新建门诊楼、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科教园区“三校”项目建设;年底前完成16条背街小巷、17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深入开展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修补完善城区排污管线,彻底解决水体漂浮物、沿岸垃圾、污水直排等问题,确保城区水环境“长治久清”。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规范发展学前教育,实施普惠性学前教育扩容工程,全面实现全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普惠性发展,年底前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0所。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努力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深化职业教育“双元”培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学校就业率达95%以上。加快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全市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建设,构建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全市智慧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实现“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持续提升县域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稳定扩大社会就业。坚持以创业带就业,加大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和援企稳岗力度,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精准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59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强力推进返乡下乡创业工作,通过财政贴息、融资担保、扩大抵押物范围等综合措施,撬动归雁经济。强化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全民参保成果,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严格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任务,加快实现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加大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力度,保障资金安全。严格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强化社会救助兜底功能。加快公共租赁住房改革,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完成12个农村幸福院建设任务,完善10所医养中心运营机制,进一步扩大社会化服务,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模式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化工园区、食品药品、校园安全、消防安全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三年集中整治活动,加强隐患排查,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持续完善“一村(格)一警”和“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信访积案化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活动,建设平安沁阳、法治沁阳,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同时,积极支持驻沁部队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退役军人事务、双拥共建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统计工作,做好第七次人口普查。抓好史志、档案、气象、邮政、社科等工作。高质量编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不断提高政府效能、加快政府转型,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着力加快政府转型推进政府转型是“争先进位、再铸辉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工作思想上,提升善作善成的规范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思维定式、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坚持从实际出发,把遵循客观规律和政策法规作为基本前提,务求政府决策切合实际、稳妥规范。在工作目标上,强化持之以恒的发展定力,聚焦工业强市不动摇,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精心整合要素资源,积极谋划大项目,努力打造经济稳定的“压舱石”。在工作方法上,坚持一干到底的扎实狠劲,大力弘扬“钉钉子”精神,对定下来的事,一项一项抓、一步一步推,真正做到一抓到底、绝不放松。深入开展“庸政、懒政、怠政”专项治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在精神状态上,弘扬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学习发扬晋江“拼到无力不放弃,赢到无敌赢自己”的执着精神,面对改革难题和发展矛盾,勇于斗争、敢于胜利,真正做到不负历史、不负当下、不负未来。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原则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年活动,坚持学法用法,坚持法治思维,着力培育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程序,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大决策公众参与制度,强化政府依法退出机制运用,持续提高各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认真落实市委决策,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大力倡导勤俭节约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综合衡量预算资金使用效果,完善预算安排与绩效目标、资金使用效果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各项支出都做到精打细算。持续优化政府资源配置,加强特许经营权管理,加快闲置土地、低效用地处置盘活。坚持过紧日子,大力压缩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坚决压缩三公经费,进一步降低行政运行成本。2020年,三公经费同比压减7.9%。

始终恪守清廉本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以案促改”,坚决抵制各种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推进重点领域审计监督全覆盖,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工程招标、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管力度,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务实重干、接续前行,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为沁阳争先进位再铸辉煌、争当焦作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先行区而努力奋斗。


重要词语解释

 

1.县域医共体:即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运行机制,打造新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力争“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2.五院两中心:即门窗研究院、云计算研究院、电池研究院、玻璃钢研究院及总部经济中心、造纸机械研究院及交易中心。

3.四好农村路:即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4.一网三平台:“一网”即诚信沁阳365网站;“三平台”即企业信用信息数据查询平台、农村信用信息数据查询平台、普惠金融精准扶贫平台。

5.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即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一个乡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6.六控一应对:“六控”即控尘、控煤、控排、控烧、控车、控油;“一应对”即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

7.双替代:即电代煤、气代煤,是指用电能、天然气等卫生、安全、环保的清洁能源,代替不卫生、污染严重的煤炭能源。

8.清四乱:即针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9.四水同治: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

10.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11.三大改造:即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

12.四优:即重点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

13.四化:即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统筹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

14.首席服务官:即县级领导分包服务企业。

15.企业上云:即企业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信息化基础设施、管理、业务等方面应用,并通过互联网与云计算手段连接社会化资源、共享服务及能力的过程。

16.三园一器:即中试园、创业园、产业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

17.郑州大都市区:即以郑州为核心,包括郑州市域、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四市中心城区和巩义市、武陟县、原阳县、新乡县、尉氏县、长葛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国土总面积约1.5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6%,集聚了全省近20%的人口和超过30%的经济总量。

18.洛阳副中心城市:即将洛阳建设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形成辐射豫西北、联动晋东南、支撑中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与郑州错位发展、协调联动,共同打造引领全省发展的“双引擎”。

19.总部经济:即一些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20.飞地经济:即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21.三权分置:即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

22.三散:即散乱污企业、散煤、散尘。

23.县域经济三起来即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

24.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5.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沁阳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秘书处         2020年7月3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