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生素的7个真相

时间:2019-12-12 来源:市场监督管理局

1.不能治疗感冒或流感等病毒感染

    比如,感冒初期大都是病毒感染,只有当感冒时间拖久了,人体免疫力下降,出现细菌入侵,它才能发挥作用。

    炎症的发病原因就更多更复杂了,细菌感染只是其中之一,医生会通过具体症状、检查结果来判断。

乱吃抗生素的后果:

    当抗生素进入人体内,发现并没有真正的致病细菌时,只能去杀灭那些原有与人体共存的“好”细菌(益生菌)了,这就有可能会破坏人体内原有的细菌平衡,导致其他疾病。

2、不要过度使用

    不少人得了轻度细菌感染的支气管炎、尿道炎、胃肠炎等,就要求医生开抗生素针剂,认为打吊针药效才够强、好得才够快。

    其实只有中重度感染,医生评估之后认为需要才可以打吊针,轻症感染只需口服抗生素便可得到控制。

3.不要“见好就收”

    抗生素杀灭细菌是有一个过程的,很难一次性“全军覆没”。

    当杀灭一定数量的细菌时,人体感染症状会快速好转,这时如果掉以轻心轻易将抗生素撤下,细菌“残部”可能会卷土重来,再次导致感染

4.不能随便“抱团”联用

    抗生素分为抑菌药跟杀菌药,前者是抑制细菌的繁殖,后者是杀灭正在繁殖的细菌。

    如果胡乱一起使用,可能导致后者不能很好杀灭细菌;还可能使副作用叠加,也可能会诱导细菌产生耐药,疗效反而下降。

    当然也不是绝对不能一起用,用的具体时机需要医生来判断。

5.不要迷信广谱抗生素

    其实,越是广谱的抗生素,越容易打破人体内细菌平衡,诱发其他疾病。

    当然,有些感染在初期没法检测出具体致病菌,需要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而一旦得知具体致病菌,就需及时更换有针对性的窄谱抗生素了。

    因此,无论广谱、窄谱,对症最关键。

6. 新的不一定比旧的好 

    每种抗生素都有自己的“个性”,能杀灭的细菌不同,副作用也不同。

    新的与旧的、贵的与便宜的之间并无可比性。比如最新的替加环素,十分昂贵,却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这方面还不如相对旧的、便宜的头孢他啶。

7.请不要“始乱终弃”

    抗生素需要在正确的用法用量、持续用药一定时间后才能呈现出疗效的,一般是48小时~72小时。

    比如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不能要求体温马上降到正常,只要每天的热峰有下降,就说明它是有效的。

    不能因为没降至正常就马上更换抗生素,那样可能会导致细菌耐药,让感染更加难以控制。

最后,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的一句提醒:

    如果你因为某些原因剩下了抗生素,请扔掉它们;永远不要分享或使用剩余的抗生素。(内容来源:河南药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