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工尺谱抄本,探寻张家班传人

时间:2018-10-25 来源:旅游局

    公元1567年,随着郑恭王朱厚烷的冤屈被平反,朱载堉随着父王一同回到了郑王宫。之后朱载堉在父王的支持下,把民间原以贫困互帮、操办婚丧大事的“同乐会”组织加以改革,建立以唢呐与花鼓戏为主体,挖掘整理民间乐曲为宗旨,以节庆和民间互帮互助为活动形式的全新“同乐会”组织。

    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五十八岁的朱载堉辞爵让位开始了自己的隐居生活。同乐会的活动也由集中转变成以把式(骨干)为主体的若干个鼓手(唢呐)班子,一代一代向下传,如清至民国的“麻金班”、“毛旦班”等。而这次我们探寻的则是位于今沁阳山王庄镇盆窑村的张家班。

    秋高气爽,我们一起来到张长在老先生的家里探访,想要了解那传说中的朱氏《工尺谱》。

    我们询问了张老先生最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老先生见到我们很高兴,他颇有兴致的取出笙来,为我们演奏了朱氏《工尺谱》中的一小段,大饱了我们的耳福。

    张家班根基在今沁阳山王庄镇盆窑村,地处朱载堉隐居地九峰山之阳。该抄本《工尺谱》,用棉纸对折后线绳装订,页面高18厘米,宽25厘米,页面无框,毛笔书写,行竖排。据说已是第四次翻抄。20世纪30年代,张家为使《工尺谱》免于失传,就给家里的两个儿子分别起名为“长存”、“长在”,誓让朱氏《工尺谱》能在张家世代传承,长存长在。

    可惜的是,其他班子原来所持有的朱式《工尺谱》大部分散轶,唯能传承朱氏《工尺谱》原本面貌的,只有张家班后人张长存抄本。图二,张家班《工尺谱》。

    张家班经历几代人四次翻抄的朱氏《工尺谱》,计有不同的曲牌63个,包括词曲牌、戏曲曲牌、器乐曲牌、十番鼓曲及宫调、散曲、时调、歌曲等门类。

    特点有二:

    集古创新,便于在民间进行的歌曲、曲艺、戏曲、与器乐活动中广泛应用、传承。

    《工尺谱》的音字、字体、宫音位置、唱名法与唐代的大曲谱,宋代的俗字谱及后来通行的《工尺谱》亦有所不同,且为正体兼行草书写的谱字。

    河南省著名作曲家王基笑先生等认为:张家班历经几代四五次转抄的《工尺谱》的谱字写法与节拍符号如板眼、调门的表示法较为罕见,不得口传或听演奏,是比较难释为简谱的。有可能与其新法密律的记谱方法有关。

    《郑王词曲》中的工尺谱是经历坎坷才传承下来的,由于郑王朱厚烷的蒙冤系狱,使世子朱载堉在乐律研究中因祸得福,朱载堉在席藁独处的十七、八年间,免受昔日“宗藩条例”中吃衣住行及礼仪等规定的约束,得以走街串巷和平民百姓促膝交心,也能出入市井寺观与三教九流交友,从而他更加感到宫乐虽优雅,却萎靡不振,民乐偏粗放,但动听不足。提出了“借今乐明古乐,不亦可乎”,为使雅俗共赏,他大胆更舍两者之短,决心撷取两者之长,开辟出一道我国音乐史上雅俗共赏的崭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