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沁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4-03-13 来源:统计局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深入推进的关键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作为,攻坚克难,持续求进,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不含昊华)32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71亿元,比上年增长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0.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5.05亿元,比上年增长6.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4:72.2:22.4变化为5.8:71.1:23.1,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7.39万亩,比上年增加0.31万亩。其中:夏粮种植面积32.79万亩,增加0.16万亩;秋粮种植面积34.60万亩,增加0.15万亩。 
  全年全市粮食总产量33.96万吨,增加0.16万吨,比上年增长0.46%。其中:夏粮产量17.04万吨,比上年增长0.5%;秋粮产量16.92万吨,比上年增长0.4%。肉类总产量2.68万吨,比上年增长3.9%;禽蛋产量3.90万吨,比上年增长4.1%;牛奶产量3.13万吨,比上年增长0.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不含昊华)22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5.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9.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1%;产品销售率达到99.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7个行业大类中,增加值居前10位的行业增速分别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48.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2.7%,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下降1.4%,造纸和纸制品业下降21.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8%,金属制品业增长29.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4.6%。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支柱产业中,玻璃钢产业实现增加值66.3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造纸机械及造纸产业实现增加值18.70亿元,比上年下降3.9%;电动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实现增加值13.34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化工产业实现增加值11.47亿元,比上年增长33.2%;新能源产业实现增加值4.31亿元,比上年下降26.5%;铝及铝深加工产业实现增加值1.48亿元,比上年下降37.6%;光电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0.07亿元,比上年增长82.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实现利税11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实现利润80.38亿元,比上年增长7.6%。年末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120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17家。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81亿元,比上年增长5.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47.53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全市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239.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6个,完成投资额19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6%。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29.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4%;民间投资209.82亿元,比上年增长5.3%。按产业统计,第一产业投资5.60亿元,比上年下降21.3%;第二产业投资169.57亿元,比上年下降0.7%,其中工业投资169.57亿元,比上年下降0.7%;第三产业投资63.83亿元,比上年增长77.6%。 
  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8.52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0.7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0.5%。 
  全年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129.0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52.1%,其中,产业集聚区工业投资122.16亿元,基础设施投资6.73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5.57亿元,比上年增长9.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8.79亿元,比上年增长6.6%。 
  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9.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3.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8.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零售业零售额47.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25个销售大类中,限额以上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速居前5位的类别依次为:汽车类61.5%,五金、电料类50.3 %,服装类39.4%,金银珠宝类33.8%,中西药品类31%。 
  六、财政和金融 
  据财政部门统计,全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16亿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税收收入5.74亿元,比上年下降2.3%,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47.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0.79亿元,比上年增长0.9%,其中:教育支出增长4.8%,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3.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6.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47.2%。 
  据市人行统计,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1.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各项贷款余额60.11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2.25亿元,比上年增长4.5%。 
  据市交通部门统计,全年开工建设农村公路52.5公里,建设桥梁4座128延米,其中:县乡公路改建工程9.2公里,大修项目10.3公里。
  据市旅游部门统计,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59.89万人,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境外游客1.66万人。全年旅游门票总收入2056.4万元,比上年增长16.0%。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据市教育部门统计,全年全市职业中专招生1309人,在校生4229人,毕业生2115。普通高中招生3558人,在校生10235人,毕业生3807人。普通初中招生6685人,在校生17661人,毕业生6772人。普通小学招生5466人,在校生35479人,毕业生7023人。 
  据市科技部门统计,年末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获得焦作级科技进步奖 3项。申请专利428件,授权专利121件。签订技术合同43项,成交金额2500万元。全年推荐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0余项,被列入国家级 2项、省级11项、市级24项。 
  九、文化、卫生 
  据市文广部门统计,年末全市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艺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纪念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个。 
  据市卫生部门统计,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26个,其中:市直公立医院6个(市医院、中医院、市二院、保健院、公疗医院、精神病医院),市直卫生机构4个(市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120急救指挥中心、卫校),乡镇卫生院12个,民营医院4个。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床位1584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84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08人,注册护士738人。全市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实际参合农民38.44万人,参合率达到99.7%。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物价、社会保障 
  据市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49.0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1万人,占17.4%;农业人口40.52万人,占82.6%。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4.82%(城镇化率按常住人口计算)。 
  初步统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97元, 比上年增长12.0%;农民人均纯收入12163元,比上年增长 12.4%。 
  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平均拥有:彩色电视机118台,空调200台,电冰箱99台,移动电话251部,家用电脑100台。 
  年末农村居民每百户平均拥有:彩色电视机136台,空调74台,电冰箱73台,移动电话249部,家用电脑34台。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9%,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4%,衣着类价格上涨8.5%,居住类价格上涨1.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6.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5%。  
  据市劳动部门统计,年末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33427人,失业保险参保29266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7682人,工伤保险参保37332人,参加生育保险23010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27729人。 
  据市民政部门统计,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476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980户5779人。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全市农村低保8832户17483人,发放农村低保金2630.6万元。全市共有敬老院13所,床位达652张,入住333人。 
  十一、环境与安全生产 
  据市环保部门统计, 全市全年预计削减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869.87吨、二氧化硫(SO2)排放量185.81吨,污染减排成效明显。 
  据市林业部门统计,全年共造林8181亩,其中:人工造林5394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9.43%,林木覆盖率达到29.60%。 
  据市安监部门统计,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58起,各类伤亡事故死亡1人。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沁阳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