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沁阳市“十二五”期间中小学布局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沁政〔2013〕9号

时间:2013-04-30 来源:政府办

 
各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沁阳市“十二五”期间中小学布局规划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沁阳市人民政府
                           2013年4月27日

沁阳市“十二五”期间中小学布局规划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2012〕48号)、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的意见》(豫政办 〔2012〕132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我市中小学布局规划工作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均衡城乡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为目标,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设校,处理好需求与可能、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对中小学布局进行全面规划。在切实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使全市城乡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县域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二、工作原则  
  (一)科学预测,满足需求。根据我市建设“四个沁阳”的整体工作要求,充分考虑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人口变化趋势等因素,科学预测学校生源,结合区域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等状况,适度超前规划设计学校总量与布局,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二)合理设校,因地制宜。城市学校规划以沁南新区中小学规划为重点。农村中小学规划每个乡镇设置1—2所初中,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设置成建制小学,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设置教学点,常平乡山路平(山区)设置九年一贯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保留教学点。
  (三)规范程序,稳妥推进。对于需要撤并的学校,要严格执行“制定撤并方案、广泛开展论证、公开公示决议、提请上级审批”等程序,积极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委员会、师生代表和乡镇政府意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并监督决策过程的权利。在撤并学校前,必须报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按照“先建设后撤并”的原则,做好并入学校与原有学校的衔接工作,确保稳妥推进。积极探索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体制。
  (四)统筹发展,盘活资源。对撤并后的校园校舍资源,优先保障学前教育需要。同时考虑中小学生生产实践基地、乡村青少年宫等建设,最大限度地扩建、改造利用闲置校舍,充分盘活全市教育资源。
  三、工作思路  
  (一)构建科学的县域教育体系。在城区构建中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体系。在乡镇政府所在地构建初中、中心小学、幼儿园教育体系。在中心村构建小学、幼儿园教育体系。在地处偏远的村、街设置小学教学点(1-3年级)、幼儿园。 
  (二)完善农村学校布局。农村原则上每个乡镇设1所初中,5万人以上的乡镇或合并乡镇可以设2所初中,逐步实行寄宿制。5000人以上的行政村设立1所成建制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2公里(不含山区)。同时,在交通不便或距离较远的村保留必要的教学点,方便低年级学生就学。小学1—3年级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 
  (三)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学校建设。学校建设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与新型农村社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在现有学校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新建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建设标准和省定办学条件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确保质量。社区达到4000人至1万人的,设置1所6至12班规模的小学;1万人以上的社区,每1万人设置1所18至24班规模的小学;每2万人设1所18班以上规模的初中。
  (四)扩大城区学校容量。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趋势,以及我市城区学校现有布局情况,通过新建、扩建学校,扩大城区学校容量,实施“城区就学带动”工程。在沁南新区新建初中、小学、幼儿园。每1.5万人设1所36班规模的小学,每2万人设1所36班规模的初中。  
  四、工作目标 
  (一)城区学校布局规划 
  1、高中 
  第一中学位于怀府西路,占地430亩,规划20轨制,60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3300人。 
  一中分校(高级中学)位于覃怀中路,占地80亩,规划16轨制,4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640人。
  职教中心位于河内中路,占地110亩,规划20轨制,60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3300人。
  沁阳职专位于文化西路,占地99亩,规划18轨制,54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970人。
  2、初中  
  第二中学位于覃怀中路,占地36亩,规划12轨制,3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1800人。
  实验中学位于覃怀西路,占地110亩,规划20轨制,60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3000人。
  外国语中学,位于自由街,占地30亩,规划12轨制,3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1800人。
  联盟中学,位于河内中路,占地20亩,规划4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600人。
  沁南新区中学,位于南环西路,占地150亩,规划20轨制,60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3000人。
  3、小学  
  第一小学,位于覃怀办事处县后街,占地24亩,规划8轨制,4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160人。辐射北门街(含西侧合作街)、南门街以东、团结路以南、老城河以西、覃怀路以北范围。 
  第二小学,位于覃怀办事处灯塔街八一路,占地10.7亩,规划4轨制,24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1080人。辐射南门街以东、覃怀路以南、老城河以西、长城路以北,外加南关村、书香莲郡小区。
  第三小学,位于覃怀办事处东关村,占地25亩,规划4轨制,24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1080人。辐射老城河以东、怀府东路以南;庙后村、寨村、周庄、西武庄、仲贤村,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和经商人员子女。
  第四小学,位于怀庆办事处自治街薛街,占地10亩,规划3轨制,1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810人。辐射建设路以东、团结路以南、北门街以西、怀府路以北,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和经商人员子女。
  沁阳市民族小学(现水南关学校),位于太行办事处水南关村寺后街,占地16.7亩,规划2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600人,辐射怀庆办事处自治街、合作街、太行办事处水南关村。
  第五小学,位于香港街中段,占地20亩,规划6轨制,3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1620人。辐射太行路以西、过境路以东、长城路以北、北环路以南。
  第六小学,位于南环西路,占地100亩,规划8轨制,4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400人。辐射建设路以西、过境路以东、长城路以南。
  第七小学,位于沁木路以东,南环路以北,占地100亩,规划8轨制,4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400人。辐射建设路以东、东环路以西、长城路以南范围。
  实验小学,位于怀府中路、人和南路,占地24.9亩,规划10轨制,60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0人。辐射建设路以西、太行路以东、马坡村以南(含马坡村)、长城路以北。
  联盟小学,位于联盟街铸巷,占地7.5亩,规划3轨制,1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810人。辐射建设路以东、怀府路以南、南门街以西、长城路以北(不含南关村)。
  4、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教育学校,位于覃怀办事处东关村,占地12亩,规划10个班,可容纳在校生100人。  
  (二)乡(镇)、办事处中小学布局规划  
  1、王召乡 
  (1)初中  
  规划设置初中2所,即第七中学、第八中学。 
  ①第七中学位于王召乡索庄村,占地57.5亩,规划6轨制,1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900人,辐射王召乡东祝策、前庄、西祝策、索庄、段庄、李大人庄、南李庄、北住村、南住村、大辛王、小辛王、东王庄、东武庄、东申召、西申召、赵庄、仲贤、西王召、东王召、马铺、冯翊、龙涧、言状、魏庄、尚香、言庄、彭城、前兴福、后兴福等村。
  ②第八中学位于王召乡木楼村,占地43.5亩,规划4轨,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600人,辐射王召乡木楼、东木楼、西木楼、张庄、陈庄、感化、南荒、东苟庄、苟庄屯、邢庄、西里村、东里村、土培、北龙盘、南龙盘、冷庄、东贾村、西贾村等村。
  (2)小学  
  规划成建制小学10所,教学点5个。 
  成建制小学分别是王召中心小学、尚香小学、兴福小学、冯翊小学、马铺小学、西王召小学、东王召小学、王庄小学、木楼中心小学、龙盘小学。 
  ①王召中心小学,位于王召乡前庄村(原初中),占地26亩,规划4轨制,24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1080人,辐射东申召、西申召、前庄、段庄、赵庄、东武庄、东祝策、西祝策、索庄、李大人庄等村。
  ②尚香小学,位于王召乡尚香村,占地10.1亩,规划2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540人,辐射尚香村、言状村。
  ③兴福小学,位于王召乡前兴福村,占地33.7亩,规划2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540人,辐射前兴福、后兴福、彭城、言庄、卫庄村。
  ④马铺小学,位于王召乡马铺村,占地20.5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马铺村、龙涧村。龙涧村保留教学点,4个年级。
  ⑤西王召小学,位于王召乡西王召村,占地12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西王召、仲贤村。
  ⑥冯翊小学,位于王召乡冯翊村,占地5.2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冯翊村。
  ⑦王庄小学,位于王召乡王庄村,占地10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王庄村、南柱村、北柱村、南李庄、大辛王、小辛王6个行政村。
  ⑧东王召小学,位于王召乡东王召村,占地13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东王召村。
  ⑨木楼中心小学,位于王召乡木楼村,占地15亩,规划2轨,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540人,辐射王召乡木楼、东木楼、西木楼、张庄、陈庄、感化、南荒、东苟庄、苟庄屯、邢庄、东贾村、西贾村等村。保留贾村、感化、张庄、干西教学点,各5个年级。
  ⑩龙盘小学,位于王召乡北龙盘村,占地15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南龙盘村、北龙盘村、土培村、东里村、西里村、冷庄村等村。
  2、崇义镇 
  (1)初中  
  规划设置初中1所,即第三中学,占地41.2亩,规划8轨制,24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1200人,辐射崇义镇38个村。
  (2)小学  
  规划成建制小学8所,教学点1个。  
  成建制小学分别为崇义中心小学、西兰户小学、宽平小学、各万小学、后杨香小学、范村小学、西苟庄小学、大张小学。                
  ①崇义中心小学,位于崇义镇崇义村,占地24.2亩,规划2轨,共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540人,辐射崇义、后韩吴、小召。
  ②西兰户小学,位于崇义镇西兰户村,占地5.4亩,规划1轨,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崇义镇西兰户、二郎庙、东兰户、兰户铺、小金陵、吕庄、张庄村。
  ③宽平小学,位于崇义镇宽平村,占地16亩,规划1轨,共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崇义镇宽平、张留、里村、赵儒、郭庄、水运村。保留张留教学点,3个年级。
  ④各万小学,位于崇义镇南各万村,占地18.4亩,规划1轨,共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西各万、东各万、小各万、南各万、苗庄、宁庄、前邓、后邓。
  ⑤后杨香小学,位于崇义镇后杨香村,占地10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前杨香村、后杨香村、海村、闫庄、南山村。  
  ⑥范村小学,位于崇义镇范村,占地9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范村、连庄、东韩吴、西韩吴。
  ⑦西苟庄小学,位于崇义镇西苟庄村,占地9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西苟庄村、大金陵村。
  ⑧大张小学,位于崇义镇大张村,占地4.5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大张村、金中村、韩村 。
  3、柏香镇 
  (1)初中 
  规划设置初中2所,即第四中学、第十一中学。
  ①第四中学位于柏香镇一街,占地60亩,规划8轨制,24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1200人,辐射柏香镇柏香一街、柏香二街、柏香三街、韩村、高村、西彰、后城、新村、东司马、西司马、西宜作、东宜作、宋庄、史村、小董庄、大董庄、和贡、大位、小位、西王梁、东王梁、贺村、肖寺、圪垱坡、小张庄、西冯桥、东冯桥、刘庄、南朱庄、西小召、秦庄、谢庄、北吕庄、郜两水、东两水、西两水、大留村、郜庄、李桥等村。
  ②第十一中学位于柏香镇葛前村,占地37亩,规划6轨制,1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900人,辐射柏香镇葛前、葛后、小葛村、期城、伏背、西庄、郑村、大潘村、杨林、南王、保方村、彰仪、西乡、北寻、东乡一街、东乡二街、东乡三街、东乡四街、范庄、小潘村、上辇、南西、南东等村。
  (2)小学
   规划成建制小学12所,教学点4个。
   成建制小学分别为柏香中心小学、冯桥小学、郜两水小学、史村小学、小位小学、肖寺小学、新村小学、葛村小学、东乡中心小学、伏背小学、南寻小学、南旺小学。 
  ①柏香中心小学,位于柏香镇柏香村,占地7.8亩,规划3轨制,1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810人,辐射柏香镇一街、二街、三街、东司马、西司马、东宜作、西宜作、广韩村、宋庄、和贡、大留村、秦庄、谢庄、郜庄、高村、西彰村等村。保留郜庄、高村教学点,4个年级。
  ②冯桥小学,位于柏香镇冯桥村,占地6.7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柏香镇东冯桥、西冯桥、刘庄、南朱庄、西小召村。 
  ③郜两水小学,位于柏香镇郜两水村,占地6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柏香镇西两水、郜两水、东两水、北吕庄、李桥村。保留东两水教学点,3个年级。
  ④史村小学,位于柏香镇史村,占地7.7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柏香镇史村、小董庄、大位村。
  ⑤小位小学,位于柏香镇小位村,占地4.3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柏香镇小位、西王梁、东王梁、大董庄村。
  ⑥肖寺小学,位于柏香镇肖寺村,占地9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柏香镇肖寺、圪当坡、小张庄、贺村。
  ⑦新村小学,位于柏香镇新村,占地9.2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柏香镇新村、后城村。
  ⑧东乡中心小学,位于柏香镇东乡三街村,占地19.5亩,规划2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540人,辐射东乡一街、二街、三街、四街村。
  ⑨葛村小学,位于柏香镇葛前村,占地4.5亩,规划2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540人,辐射葛前、葛后、小葛村、期城、大潘村、西乡、范庄、小潘村。
  ⑩伏背小学,位于柏香镇伏背村,占地7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伏背村、郑村、西庄村。
  ⑪南寻小学,位于柏香镇南东村,占地8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南西村、南东村、北寻村、杨林村、上辇村 。保留上辇教学点,3个年级。
  ⑫南旺小学,位于柏香镇南旺村,占地7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南旺村、彰仪村、保方村。
  4、王曲乡  
  (1)初中 
  规划设置2所初中,即第九中学、第十中学。
   ①第九中学,位于王曲乡西渠沟村,占地34亩,规划4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600人,辐射王曲乡西渠沟、中渠沟、东渠沟、北董、南董、曹村、南王庄、柿园、杨村、十三里店、广利作、大十八里、小十八里、大王、大召、小王、西赵庄、东彰庄、南彰庄、西彰庄、北山村、前赵村、后赵村、东王占、西王占、中王占等村。
  ②第十中学,位于王曲乡范庄村,占地60亩, 规划10轨制,30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1500人,辐射王曲乡西王曲、东王曲、里村、夏庄、南鲁村、肖作、蔡湾、张武作、古章村、祁庄、路村、范家庄、南孔、北孔、呼庄、太行办事处白庄等村。
  (2)小学 
  规划设置11个成建制小学,保留2个教学点。 
  成建制小学分别为王曲中心小学、里村小学、路村小学、北孔小学、南鲁小学、白庄小学、王占中心小学、西渠小学、赵村小学、北山小学、杨村小学。
  ①王曲中心小学,位于王曲乡西王曲村,占地20亩,规划2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540人,辐射王曲乡西王曲、东王曲村。
  ②里村小学,位于王曲乡里村,占地20.9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里村、肖作、古章、张武作。
  ③路村小学,位于王曲乡路村,占地4亩,规划 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路村、祁庄。
  ④北孔小学,位于王曲乡北孔村,占3.94地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北孔村、范庄。
  ⑤南鲁小学,位于王曲乡南鲁村,占地7.7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南鲁、夏庄村。
  ⑥白庄小学,位于太行办事处白庄村,占地8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朱庄、南孔、北孔、白庄村。 
  ⑦王占中心小学,位于王曲乡中王占村,占地8.5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中王占、东王占、西王占、十三里店、大十八里村、小十八里村。保留十八里教学点,2个年级。
  ⑧西渠小学,位于王曲乡西渠村,占地15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王曲乡西渠沟、东渠沟、中渠沟、广利作、赵庄、南董、柿园。保留南董教学点,2个年级。 
  ⑨赵村小学,位于王曲乡前赵村,占地6.8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前赵村、后赵村。
  ⑩北山小学,位于王曲乡北山村,占地8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北山村、东彰村、西彰村、南彰村、大王村、小王村、大召村。
  ⑪杨村小学,位于王曲乡杨村,占地 12 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杨村、南王庄、北董、曹村。
  5、西向镇 
  (1)初中 
  规划设置3所初中,即第五中学、第十四中学、第十五中学。
  ①第五中学,位于西向镇二街,占地48.7亩,规划6轨制,1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900人,辐射西向镇西向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义庄一街、二街、三街,逍遥村、虎村、东向村、西万镇留庄村。
  ②第十四中学,位于西向镇捏掌村,占地23亩,规划3轨制,9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450人,现辐射西向镇捏掌村、行口村、南作村、常乐村、新庄村、北鲁村及沁北工业园区。  
  ③第十五中学,位于西向镇魏村,占地60亩,规划6轨制,1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900人,辐射西向镇魏村、龙泉村、南向村、解住村、屯头村、西高村、东高村、清河村、水黄头村、皇府村、太行办事处秘涧村、西沁阳、东沁阳、西义合、东义合、北关庄、毛庄村。
  (2)小学 
  规划设置14所成建制小学,保留5个教学点。
  成建制小学分别是西向中心小学、二街小学、义庄小学、工农小学、虎村小学、留庄小学、龙泉小学、魏村小学、解住小学、西高小学、沁北小学、捏掌中心小学、南作小学、鲁村小学。
  ①西向中心小学,位于西向镇五街村,占地17.3亩,规划3轨制,1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810人,辐射西向镇一街、四街、五街村。
  ②二街小学,位于西向镇二街村,占地11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西向镇二街、三街村。
  ③义庄小学,位于西向镇义庄村,占地23.3亩,规划2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540人,辐射西向镇义庄一街、二街、三街。
  ④工农小学,位于西向镇二街村,占地11.7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西向镇二街村、东向村。
  ⑤虎村小学,位于西向镇虎子村,占地11.9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虎子村、逍遥村。
  ⑥留庄小学,位于西万镇留庄村,占地6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西万镇留庄村。
  ⑦龙泉中心小学,位于西向镇龙泉村,占地11.8亩,规划2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540人,辐射西向镇龙泉村、南向村。
  ⑧魏村小学,位于西向镇魏村,占地6.6亩,规划2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540人,辐射西向镇魏村、水黄头、皇府、太行办事处秘涧村。
  ⑨解住小学,位于西向镇解住村,占地7.6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西向镇解住、屯头村。保留屯头教学点,1个年级。 
  ⑩西高小学,位于西向镇西高村,占地7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西向镇西高、清河、东高村。
  ⑪沁北小学,位于太行办事处西沁阳村,占地13.2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太行办事处西沁阳、东沁阳、西义合、东义合、北关庄、毛庄村。保留东沁阳教学点,2个年级;东义合教学点,3个年级.
  ⑫捏掌中心小学,位于西向镇捏掌村,占地13.2亩,规划2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540人,辐射西向镇捏掌、行口。保留行口教学点,5个年级。
  ⑬南作小学,位于西向镇南作村,占地15亩,规划1轨制, 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西向镇南作、常乐、新庄村。保留常乐教学点,5个年级。
  ⑭鲁村小学,位于西向镇鲁村,占地 3.3 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西向镇鲁村。
  6、紫陵镇 
  (1)初中 
  规划设置2所初中,即第十二中学、第十三中学。
  ①第十二中学,位于紫陵镇紫陵村,占地33.8亩,规划6轨制,1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900人,辐射紫陵镇紫陵村、坞头村、窑头村、庙胡同村、东庄村、后庄村、宋寨村、西紫陵村及沁北工业园区。
  ②第十三中学,位于紫陵镇赵寨村,占地32亩,规划2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300人,辐射赵寨村、范村、长沟村、王村、小王庄。
  (2)小学 
  规划设置4个成建制小学,保留3个教学点。
  成建制小学为紫陵中心小学、赵寨中心小学、窑头小学、范村小学。
  ①紫陵中心小学,位于紫陵镇紫陵村,占地13.6亩,规划2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540人,辐射紫陵镇紫陵、西紫陵、宋寨村。保留西紫陵、宋寨教学点,各4个年级。
  ②窑头小学,位于紫陵镇窑头村,占地15.6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紫陵镇窑头、东庄、庙东、后庄、坞头村。保留坞头教学点,3个年级。 
  ③赵寨中心小学,位于紫陵镇赵寨村,占地21.5亩,规划2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540人,辐射紫陵镇赵寨、王庄村。
  ④范村小学,位于紫陵镇范村,占地15.8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紫陵镇范村、王村、长沟村。
  7、西万镇
  (1)初中 
  规划设置1所初中,即第六中学,位于西万镇西万村,占地65.5亩,规划8轨制,24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1200人,辐射西万镇西万、邗邰、校尉营、景明、七里桥、李巷、官庄屯、石庄、沙滩园、和庄、道口等村。
  (2)小学 
  规划设置7所成建制小学。
  成建制小学分别为西万中心小学、道口小学、三联小学、官庄屯小学、邗邰中心小学、校尉营小学、景明小学。
  ①西万中心小学,位于西万镇西万村南,占地25亩,规划3轨制,1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810人,辐射西万镇西万村、李巷。
  ②道口小学,位于西万镇道口村,占地12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道口村。
  ③三联小学,位于西万镇沙滩园村,占地13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沙滩园、和庄、石庄。
  ④官庄屯小学,位于西万镇官庄屯村,占地12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官庄屯、七里桥。
  ⑤邗邰中心小学,位于西万镇邗邰村,占地21亩,规划3轨制,1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810人,辐射西万镇邗邰村。
  ⑥校尉营小学,位于西万镇校尉营村,占地10亩,规划2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540人,辐射西万镇校尉营村。
  ⑦景明小学,位于西万镇景明村,占地16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西万镇景明村。      
  8、山王庄镇
  (1)初中 
  规划设置1所初中,即第十六中学,位于山王庄镇山王庄村,占地44.7亩,规划6轨制,18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900人,辐射山王庄镇17个村。
  (2)小学 
  规划设置8所成建制小学,保留3个教学点。
  成建制小学分别为山王庄中心小学、朱载堉小学、廉坡小学、马庄小学、闫斜小学、万北小学、盆窑小学、豫邮希望小学。
  ①山王庄中心小学,位于山王庄镇山王庄村,占地10.5亩,规划2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540人,辐射山王庄镇山王庄村、张庄村。保留张庄教学点,1个年级。
  ②朱载堉小学,位于山王庄镇张坡村,占地7.4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山王庄镇张坡村、陈庄村。保留陈庄教学点,1个年级。
  ③廉坡小学,位于山王庄镇廉坡村,占地6.6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山王庄镇廉坡村、郭庄村。
  ④马庄小学,位于山王庄镇马庄村,占地4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马庄、大郎寨、王庄、杨庄。
  ⑤闫斜小学,位于山王庄镇闫斜村,占地6.5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山王庄镇闫斜村。
  ⑥万北小学,位于山王庄镇万北村,占地24亩,规划2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540人,辐射山王庄镇万北村、万中村、万南村。
  ⑦盆窑小学,位于山王庄镇盆窑村,占地11.9亩,规划2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540人,辐射山王庄镇盆窑村。
  ⑧豫邮希望小学,位于山王庄镇赵庄村,占地4.5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山王庄镇赵庄村、新店村。保留新店教学点,3个年级。  
  9、常平乡
  (1)初中
  规划设置1所初中,即常平中学,位于常平乡常平村,占地10亩,规划1轨制,3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150人,辐射常平乡常平村、张老湾村、前和湾村、后和湾村、张老湾村、窑头村、煤窑庄村等村。
  (2)小学
  规划设置1所小学,即常平小学,位于常平乡常平村,占地4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常平乡常平村、张老湾村、前和湾村、后和湾村、张老湾村、窑头村、煤窑庄村等村。保留窑头教学点、后河湾教学点。
  (3)九年一贯制学校
  规划设置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即山路平学校,位于常平乡山路平村,占地6.5亩,小学、初中各1轨制,共9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420人,辐射常平乡山路平、簸箕掌、老马岭、杨庄河、九渡村等村。保留信孚教学点。
  10、怀庆办事处 
  (1)初中
  规划设置1所初中,即第十八中学,位于怀庆办事处北关村,占地18亩,规划4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600人,辐射怀庆办事处北关村、北金村、孟庄村、张十字村、王庄村、马巷村、徐巷村、姑姑寺、双磨村等村。
  (2)小学
  规划设置2所成建制小学,分别是逸夫小学、北金村小学。保留3个教学点。
  ①逸夫小学,位于怀庆办事处北关村,占地5亩,规划2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540人,辐射怀庆办事处北关村、孟庄村、王庄村、张十字村、马巷村、徐巷村、姑姑寺、双磨村等村。保留张十字、王庄教学点,各4个年级。保留孟庄教学点,2个年级。  
   ②北金村小学,位于怀庆办事处北金村,占地12.5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怀庆办事处北金村。
  11、 沁园办事处
  (1)初中
  规划设置1所初中,即第十七中学,位于沁木路以西,南环路以北,占地18亩,规划4轨制,12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600人。
  (2)小学
  规划设置4所成建制小学,分别是护城中心小学、接马寺小学、廖屯小学、沁南小学。保留1个教学点。
  ①护城中心小学,位于护城村,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占地5.5亩。辐射护城村、张屯村、袁屯村、沙岗村。保留韩村教学点,3个年级。  
      ②接马寺小学,位于接马寺村,占地6.5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庞门村、东荒村、西荒村、五门村、接马寺村。
  ③廖屯小学,位于廖屯村,占地3.2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廖屯村、任庄村、北王庄村、王曲乡蔡湾村、呼庄村、张武作村。
  ④沁南小学,位于南官庄村北,占地12.2亩,规划1轨制,6个教学班,可容纳在校生270人。辐射西武庄村、小王村、四府庄村、五王张庄、南官庄、甄庄。
  共计:高中:共4所,其中普通高中2所,职高2所。 初中:共22所,其中城区5所,农村17所。小学:共91所,其中城区10所,农村81所。教学点30个。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六、具体要求
  (一)加大财政投入,整合教育资源。在实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教育财政拔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性经常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依法足额征收和管理使用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并逐步提高资助标准;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确保全部用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村小学和教学点实施财政倾斜,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保障其正常运转。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各项教育投资项目按照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实施,凡是调整规划撤销的学校,不再安排各项投资项目。对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撤并学校,教育部门要统筹使用,其教学设备、仪器、图书做到“物随生走”,归并到新校使用。
  (二)统一合理调配,妥善安置师资。按照“总量控制、城乡统筹、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合理调配安置布局调整后的中小学教职工。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互补余缺, 对撤并学校的校长和教职工统筹考虑、统一调配,符合安置条件的及时安置,不符合条件的通过培训、转岗等方法,及时妥善安排。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严禁空编不补。切实保障山区和偏远学校教职工编制,支持优秀教师到村小学和教学点工作。充分发挥中心小学的管理和指导作用,组织优秀教师巡回教学,开展连片教研,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村小学和教学点的教学质量。优先为村小学和教学点配备班级多媒体设备和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三)及时掌握动态,规范学籍管理。根据学生流动和变化趋势,建立、完善中小学学籍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学生流动情况,完善生均公用经费、“两免一补”等经费分配管理办法, 并根据学生流动情况做到“钱随生走”,减轻流入学校的经费压力,改善流入学校的办学条件。
  (四)实施分类处置,实现校舍效益最大化。校舍是宝贵的公共教育资源,在农村充分利用撤校并点后的闲置校舍改扩建乡级、村级幼儿园,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确实不需要的校舍,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置,处置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国库,支出按照履行职能需要由财政统筹安排用于布局调整中保留学校的建设,严禁私分或挪作他用,坚决杜绝教育资源流失。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市政府成立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办事处、教育、财政、住建、规划、国土、监察等单位为成员,精心组织开展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及时妥善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乡镇(办事处)要把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迅速成立相应组织,并明确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结合本方案和工作实际,制定推进计划,积极宣传动员、协调督促,认真研究和解决布局调整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布局调整工作。
  (二)统筹协调,密切配合。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在政府领导下积极推进此项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把中小学规划作为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住房城乡建设、规划部门要根据城镇化需要,会同教育部门搞好城镇学校布点;国土资源部门要根据“先学校用地、后开发用地”的原则,保障教育用地;财政部门要切实增加投入,支持城乡教育设施建设;编制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调配管理,满足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三)加强督查,严格考核。市政府将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纳入对乡(镇)办事处、相关局委的目标考核内容,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对因未按程序撤并学校,造成群众反映强烈的乡(镇)办事处,将予以责任追究。  


──────────────────────────────────────────────────────────
    沁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4月27日印发
──────────────────────────────────────────────────────────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