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通报(四)〔2012〕18号

时间:2012-08-02 来源:政府督查室


    为确保《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工作取得实效,近期,市政府督查室按照《沁阳市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责任分解的通知》(沁政〔2012〕8号)文件要求,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六个方面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督查,并分6期对完成情况予以通报,现将“探索要素保障新途径,在转变方式和务实发展上起示范引领作用”方面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通报如下: 
    一、破解用地瓶颈。积极探索人地挂钩、地票交易,推动用地指标向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漂移。实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确保总量动态平衡。 
    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 
    进展情况:积极开展矿山、滩涂开发复垦整理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现新增耕地,推动用地指标向城市建设和工业建设漂移;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二、开展撤村并点和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分期分批对“一区两园”内村庄整体搬迁,实行用地连片开发。 
    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沁北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沁南产业区、西向镇政府、西万镇政府、紫陵镇政府、沁园办事处、覃怀办事处 
    进展情况:正在编制王召乡邢庄等6个村、王曲乡里村等5个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土窑村搬迁工作已启动,目前进入评估补偿阶段。同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做好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对接工作,为连片开发土地奠定基础。 
    三、深化“三项整治”,开展未利用土地调查,重点清查已批未建、多批少用现象,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 
    进展情况:成立了“沁阳市建设用地批后核查领导小组”,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批后监管机制。同时,明确建设用地批后核查的范围、主要内容、职责分工、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目前,已对13个乡(镇)办事处存量建设用地、闲置土地以及低效利用土地进行了前期摸底。 
    四、加快焦枝铁路下穿式立交桥建设,打通铁路南北通道,提高铁路以北5000亩荒坡地使用效率,为项目入园、企业上山提供用地保障。 
    责任单位:沁北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进展情况:焦枝铁路下穿式立交桥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已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五、鼓励建设标准化厂房,原则上投资1亿元以下的项目能够进入标准化厂房的,不再单独供地。 
    责任单位:沁北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沁南产业区、市国土资源局 
    进展情况:严格落实《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调整河南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关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推进标准厂房区建设意见的通知》以及工业集聚区用地标准的相关规定严格控制项目用地,最大化节约集约用地。元至6月份,沁北产业集聚区建设标准化厂房5栋,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沁南产业区计划下半年建设标准化厂房6栋,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六、科学谋划、精心包装,力争更多项目跻身省市重点,争取更多用地指标。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资源局 
    进展情况:今年,我市现代煤化工、超威蓄电池四期、山西纳克高纯度硅材料、兴发幕墙门窗、启瑞公司高性能增塑剂、沁阳—济源煤层气管道、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及续建、城镇污水处理前期及续建、新型农村社区续建等11个重大工业项目和民生项目被列入省重点项目名单。列入焦作市、省重点项目48个,我市占了将近1/4。超威四期、纳克高纯度硅材料2个项目的土地指标已直报省国土部门并获批复,土地报件已分别报省国土资源厅和焦作市国土资源局,近期可望得到批复。同时,市国土资源局积极配合发改委开展相关跟进工作,对纳入省重点的项目,积极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 
    七、深化资本运作。创新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力争融资突破40亿元。大力招行引资,力争交行、中信等商业银行在我市设立1家分支机构。组建金融超市,吸引市内外金融机构集中入驻经营。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力争两家企业成功上市。做好企业集合债发行工作,力争融资1亿元。城投债券3亿元发行工作力争下半年有实质性进展。完成1家股权投资基金企业、2-3家基金管理企业和私募基金的引进、设立工作,争取中央及省级参股资金1亿元。培育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促进规范有序发展。 
    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投资集团 
    进展情况:元至6月份,全市融资44.27亿元。招行引资:中信银行在我市设立支行事宜已上报总行待批;广发行焦作分行授信签约仪式已于6月5日举行,授信额度20亿元。企业上市:思可达、永威安防、尚宇新能源、崇义轻工、华泰印业5家企业被列为焦作市上市后备企业,数量为焦作市各县市第一。其中,思可达公司上市于今年3月23日开始预披露工作;永威安防公司上市省、焦作市发改部门两级审批工作已完成;尚宇新能源幕投项目用地已经摘牌,已向省证监局递交上市辅导申请。股权投资基金:以思可达为主发起人的河南森德瑞沁源高端装备创业投资基金已于3月16日获国家发改委全票通过,批复文件已下达,该项目将争取上级资金1亿元;锦山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正在进行工商注册,已完成预核名、验资账户开立等工作。中小企业集合债与集合票据发行:已按照焦作金融办的要求,重新组织市内企业进行中小企业集合债申报,目前已上报思可达、尚宇新能源、崇义轻工、安瑞高材4家企业有关材料,现正组织收集屹峰集团、华泰印业等10余家企业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资料。筹建金融超市:借鉴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加紧开展项目论证。培育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金融办与工信局结合,加快小额贷款公司的培育工作,加大新型金融组织的监管力度,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八、做强做大诚信担保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金,提升担保能力。继续加大争取力度,重点做好“百亿城乡建设筹资计划”后续贷款工作。完善企业、个人征信系统,健全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进各类信用主体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 
    责任单位:市诚信投资担保公司 
    进展情况:认真落实“百亿筹资计划”后续贷款的相关用地工作,县级项目配套资本金6300万元、2.2亿元贷款近期可拨付到位;积极争取省农发行第二批贷款2.2亿元资金尽快到位,积极做好支付计划,确保项目资金合法合规使用,按期付息。积极与焦作商行、浦发行等金融机构对接,建投、城投积极做好前期工作,分解落实2.4亿元贷款任务,确保按期偿还到期本息;积极与国开行对接,利用产业集聚区贷款政策积极筹划包装项目,争取1.2亿元贷款资金今年顺利通过。积极做好国发行企业债券争取前期工作,已聘请相关中介机构对投资集团进行辅导,跟踪政策,加大与上级发改部门沟通,积极做好发行城投债券的相关筹备工作。参照先进地区的投融资经验,已拟定投资集团改造重构方案,目前已草拟《关于我市投融资平台改造重构的实施方案》。 
    九、注重人才引进培育。大力开展“五百名硕士进沁阳”和“百名硕士进班子”活动,引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来沁发展。完善人才引进政策,聘请三至五名知名专家组建沁阳“发展智库”,鼓励各类高层次人才到我市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技术合作等活动。继续实施企业家培训计划,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有计划地选送专业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造,提高技能水平。对企业员工、农民工进行有计划、针对性强的培训,提升专业技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 
    进展情况: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78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890人,创办改善企业培训2期、培训60人。继续实施“136”企业家培训计划,首次外训方案暨2012年沁阳市企业家高级研修班方案已制定,初步定于无锡企业家培训中心,培训50人。“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沁阳工作站”和“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于 4月26日在我市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市在推进地院合作、企研合作、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创新人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计划开展“中科院院士专家进沁阳”、“科技活动周”等活动,邀请中科院院士童庆禧、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管理处原处长王文瑞等专家莅临我市开堂授课、传经送宝。焦作工贸职业学院和奇瑞汽车、奇瑞重工、恒大酒店以及新飞、厦工、富士康省内外知名企业签订顶岗培训合同,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与中原内配、晋煤集团、万隆精铸、华泰印业、泰利机械等我市及周边企业签订订单式培训合同,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十、拓展环境容量。严把项目准入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项目,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项目建设腾出更多环境容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责任单位:市环境保护局、市发展改革委 
    进展情况:严把项目准入关,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项目,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依法对龙旺化工有限公司、崇义造纸厂实施关停,为重大项目建设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积极开展沁北产业集聚区内5家企业和涉重金属10家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推动全市企业生产工艺转型升级;狠抓监管减排措施的落实,确保企业治理设施正常运转,污染物达标排放; 加强对各种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严把项目准入关,凡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项目,一律不予立项。特别对污染项目一律先由环保部门预审,通过的办理立项手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根据沁北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特点,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十一、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进展情况:按照国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认真落实 “四项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做好年度用水计划和监督管理,突出抓好全市自备井用水计量设施安装工作。目前,自备机安装率已达95%。全国第20个“世界水日”和“第25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期间,通过电视、手机短信、宣传版面、出动宣传车、水法专项宣传活动等形式开展水政法律、法规集中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依法治水和忧患意识,使爱水、惜水风尚深入人心,为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 
 本期发:各乡(镇)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 
  沁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 7月31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