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沁阳市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时间:2010-04-01
来源:财政局
关于沁阳市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0年3月23日在沁阳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郭宪文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沁阳市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9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市财税部门紧紧围绕“抓投资,调结构,促增长,保民生”的工作思路,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真抓实干,奋力拼搏,财政收支增幅稳定,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2009年我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13892万元,增长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6036万元,占市人大常委会批复调整预算的100%,增长25%;按现行财政体制算账,财政支出为137798万元,占市人大常委会批复调整预算的100%,增长33.9%。当年滚存净结余36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主要收入预算完成情况是: 1、税收收入完成45499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增长28.1%; 2、专项收入完成1534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下降34.6%; 3、罚没收入完成3761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下降2.2%; 4、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2194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增长25.3%; 5、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完成20366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增长40.1%; 6、其他收入完成18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下降40%; 7、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664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下降4.9%。 主要支出预算完成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33505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增长37.7%; 2、公共安全支出完成6064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增长14.3%; 3、教育支出完成22323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增长4.5%; 4、科学技术支出完成8653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增长319.6%;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1523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下降58.2%;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5852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增长23.2%; 7、医疗卫生支出完成9381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增长74.8%; 8、环境保护支出完成9178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增长311.9%;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3272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下降25.5%; 10、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11526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增长31.4%; 11、交通运输支出完成1481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下降35.7%;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完成2297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下降60.5%; 13、其他支出完成7725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增长1400%(其中:发放家电下乡补贴1462万元,住房公积金支出495万元,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支出4400万元,景区旅游宣传、食品公司迁建、军供站搬迁等项目支出507万元,上级安排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552万元); 14、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5018万元,为人大批复调整预算的100%,增长26.2%。 各位代表,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遇到最多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砥砺奋进、战胜严峻考验、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年。2008年四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市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财政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面对严峻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广大财税干部职工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重拳出击,“决战二季度”、“大干三季度”、“决胜四季度”,在应对危机中取得了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配套、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的重大胜利。2009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良好,财政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和跨越。 (一)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2009年,财税部门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多策并举,全力克服金融危机对财税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大收入征管力度和强度,使财政收入的规模和实力在经济困难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1.招商引资成效明显。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全市上下对招商引资企业提供全面扶持和优质服务,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力度,使一批外商企业逐渐成为全市税收支柱。如:河南德海源诚矿业有限公司纳税6011万元,同比增长129.9%,居全市纳税企业之首;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纳税4780.8万元,同比增长114.9%;昊华宇航化工有限公司沁阳氯碱分公司纳税4737.9万元,同比增长84.4%;沁阳沁澳铝业有限公司纳税2904万元。 2.六大产业贡献较大。2009年我市将六大产业确定为经济发展主体,在税收方面进行了重点监控、重点管理。当年,六大产业完成税收24384万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31%。除铝及相关产业受市场因素影响税收大幅下降外,其他五大产业均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其中:电动车产业完成税收4972万元,同比增长98%;煤化工和氯碱产业完成税收4737.9万元,同比增长84.4%;太阳能及新能源产业完成税收3606万元,同比增长75.8%;造纸机械及造纸产业完成税收4367万元,同比增长26.6%;玻璃钢产业完成税收3040万元,同比增长20.5%。 3.多数税种稳中有升。2009年,财税部门齐抓共管,密切协作,加强了重点税源、主体税种的税收监管。营业税完成9110万元,同比增长31.8%;城建税完成3374万元,同比增长45.6%。同时,加大对小税种的征收管理,对契税、土地使用税等征收出台了扶持奖励政策,充分调动了纳税户的纳税积极性,使一些小税种成为增收“亮点”。如:契税完成5996万元,同比增长148.8%;房产税完成3994万元,同比增长746.2%;土地使用税完成7621万元,同比增长198%。 4.非税收入增长适度。进一步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通过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积极盘活国有资产,加强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管理,使非税收入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当年,全市非税收入累计完成30537万元,同比增长20.7%。 5.征管力度继续加大。利用电视台“财税之窗”平台,强化对税收政策的宣传,进一步增强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对部分税种进行摸底排查,明晰征管方向和重点;充实依法治税办公室工作力量,加强对全市税收工作的督导和管理;开展了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税种的清查活动,进一步堵塞了征收漏洞;强化税务稽查,加大涉税案件查处力度,维护税收秩序;加强财税人员作风建设,规范工作行为,公平税负,改善和净化纳税环境。 (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2009年,财政部门坚持科学理财,以优化支出结构为主线,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为目标,进一步推进财政公共服务均等化,较好的履行了公共财政的职能。根据实际财力算账,2009年我市财政支出重点为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配套,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拨付工资性支出2.5亿元,确保了全市干部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拨付办公经费和村级经费3900万元,确保了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拨付5.5亿元,确保了社会保障、社会医疗、农村义务教育、惠农补贴等各项民生的投入;统筹安排6500万元,用于上级43个专项投资项目的资金配套。此外,拨付3.9亿元,保证了“农、科、教、计生”等法定项目的支出;拨付1.2亿元,保证了全市重点工程项目的资金需求;拨付2310万元,保证了政府债务的及时偿还。在此基础上,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部门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和“节约型机关”,精打细算,用好财政的每一分钱。 (三)其他重点工作有效推进 1.积极开展“资本活市”工作。加强与各家金融机构的协作力度, 组建市投资集团公司,使国有资产进一步增值,变存量为增量,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融资能力,支持银行放贷扶持企业发展,“资本活市”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年,市投资集团公司共为德海源诚、思可达、永威集团、华鑫铅业等数十家企业融通资金5.58亿元(其中:直接融资3.28亿元,协调服务企业融资2.3亿元),拉动税收增长10%,培植了财源,改善了民生,助推了经济发展。 2.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2009年,我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控上级财政金融政策,及时了解、摸清上级资金投向信息,加大对上对口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积极并配合发改委等相关部门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4亿余元,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3.5亿元目标。 3.支持新上重点项目建设。多方筹集、组织1.2亿元资金,保证了昊华后双二十项目、超威电源、睿为视讯、两路建设等新上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力促项目早动工、早投产、早见效,为我市经济发展储备后劲,为财政多做贡献。 4.认真落实财税优惠政策。一是不断强化政策性退税审核管理,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年共对44家企业退税7600万元,发挥了国家税政导向作用,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二是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招商引资企业的扶持政策和“沁阳市促进经济发展十二条措施”,对75家企业落实财政扶持资金943万元,对2135户纳税户补贴契税资金641万元。 5.财政管理绩效有了新提升。围绕“巩固、完善、提高”的主导方针,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努力实现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一是不断完善“乡财市管”、“村账乡理”、“三资管理”等改革,加强乡、村级经费管理,确保乡村两级组织正常运转,促进农民增收和乡镇财政状况改善;二是认真探讨预算管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逐步形成事前项目评审、部门预算,事中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事后财政监督、绩效评价的一系列管理体系,从制度、机制上保障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安全和高效;三是积极探索构建新型财政监督机制,注重日常财政监督,切实查处财经违法违纪行为,维护财经纪律;四是财政党风廉政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确保了财政资金和财政队伍“两个安全”。 各位代表,2009年财税工作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依然取得了较好成绩,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理解、支持和广大纳税人积极贡献的结果,也是广大财税干部辛勤努力的结果。在此,向关心支持财税工作的各方面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向广大纳税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财政收入虽然保持连年稳定增长,但金融危机给财政增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税收比重有待提高,有效财力有待增强,收支矛盾有待缓解,政府债务累积对财政稳健运行带来较大压力。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积极改进,认真研究解决。 二、2010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一)2010年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 2010年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努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进财税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医药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的方针,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2010年,全市财政预算安排原则:一是实事求是,积极稳妥,量入为出,留有余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收入计划要与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社会增长指标相适应,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二是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压缩一般,优化结构,保障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保障对改善民生的投入,保障全市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保障各类配套资金的落实到位。严格控制并压缩一般性支出,足额安排个人部分支出、法定支出和民生支出;三是集中财力办大事,切实解决几个事关全局、带有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沁阳长远发展和人民根本利益办大事、办实事。 (二)全市财政收支具体预算安排 (1)收入预算安排情况 2010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安排85200万元,较上年增长12%。主要收入项目的预算安排为: 税收收入51400万元,较上年增长13%; 专项收入1700万元,较上年增长10.8%; 罚没收入3900万元,较上年增长3.7%;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2400万元,较上年增长9.4%;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22780万元,较上年增长11.9%; 其他收入20万元,较上年增长10.9%; 政府性基金收入3000万元,较上年增长12.6%。 (2)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全市地方财政支出安排11000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32.5%(根据国家支出科目调整变更情况,统一调整为可比口径)。主要支出项目的预算安排为: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49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34.6%; 公共安全支出459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10.9%; 教育支出2105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33.9%; 科学技术支出811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651%;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7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12.3%;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21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64%; 医疗卫生支出452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57.5%; 环境保护支出177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68.6%;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19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4.6%; 农林水事务支出577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82.3%; 交通运输支出121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51.3%; 资源堪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720万元,较上年预算下降75.8%; 商业服务业支出150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500%;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80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4%; 住房保障支出80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14.3%; 粮油物资储备管理事务支出100万元,与上年预算持平; 国债还本付息支出3000万元,与上年预算持平; 其他支出380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145.2%; 政府性基金支出3000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50%; 预备费2000万元,与上年预算持平。 2010年的财政收支预算编制在收入上充分考虑了当前全市的经济发展形势,在支出上考虑了人员工资、机关运转、保障民生、政策性资金配套和各项重点项目资金的需求,体现了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则。 三、2010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牢固树立依法聚财观,做“足”征管文章,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一是加强财政经济运行分析,使税收收入的规模、速度、结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二是继续做好税源调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税源台账;三是探讨、摸索并创新收入征管的机制和手段,提升征管水平,着重在所得税、土地使用税、资源税等方面下功夫,找准税收征管中的难点和薄弱点;四是坚持“抓大不放小”的方针,继续保持和增强大宗税源和主体税种的增收能力,同时加大对小额零星税源的摸排力度,扫除收入征管盲点;五是强化税收稽查,维护税收秩序,堵塞跑冒滴漏;六是整合税收工作力量,提升税收征管水平,优化收入结构,积极应对省、焦作市对县域经济目标考核涉及财政工作的主要指标,进一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预算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壮大和增强财政实力。 (二)牢固树立经济发展观,做“大”投入文章,着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深入推进“资本活市”战略,认真研究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和优化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二是放大投资集团公司投融资作用,以规划为龙头,以土地为载体,整合政府公共资源,发挥政策综合效应,提升国有资产效益,捆绑各项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全市骨干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培育支柱和骨干财源,为税收工作增添强大的活力和后劲;三是筹集、调度资金,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相关财税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更好、更强的外域企业入驻沁阳,进一步壮大全市经济实力;四是安排足够的专项资金,支持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支柱产业、工业集聚区和高新企业发展,在做强企业的基础上做大经济规模;五是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和中央扩大公共投资政策机遇,最大限度争取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以及企业技术改造等重点领域投资和政策性资金,力求成功率,力争在2009年4亿元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注入动力。 (三)牢固树立民生财政观,做“优”支出文章,着力惠泽百姓促进和谐沁阳建设。 坚持科学理财,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彰显公共财政和民生财政。一是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的保障力度,让人民群众共享公共财政成果;二是坚持增收节支,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继续贯彻“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和“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确保人员工资按规定的增资标准如数发放到人,使“以人为本”真正体现在财政保障水平上。另一方面面对十分紧张的财力状况,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既要能过紧日子,又要会过紧日子,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把财政资源更多地用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用于增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用于保增长促发展;三是安排足够的财力,用于上级专项资金的地方配套,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支持,促进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四)牢固树立规范理财观,做“深”改革文章,着力深化改革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是超前谋划,研究政策,加强分析,做好2010年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相关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地确保我市既得利益;二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促进部门财政供给水平均等化;三是深化财政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规范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加强对预算执行的拨付稽核,履行好财政管理和监督职责;四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净化政府采购市场,不断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水平;五是深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实行严格意义上的“收支两条线”;六是深化财政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财政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防范风险,建立起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内部约束机制;七是进一步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制定债务风险预警和监督制度,积极化解旧债,严格控制新债。 (五)牢固树立依法监财观,做“强”监督文章,着力履好职能提升监管水平。 一是构建监督网络体系,促进财政有效监督。在财政业务管理、资金支付和专职监督三个环节之间构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大监督机制,努力形成日常监督与财政检查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新格局,最大限度地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二是加强针对性监督检查,提高监督工作效能。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把财政管理的热点、难点及社会关注的焦点等问题作为财政监督的重点,不断拓展财政监督的内涵,强化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和内部监督,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各个不同阶段的立体监督;三是履行财政监督职责,提升依法理财水平。切实做好“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对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等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类财政违法违纪行为,进一步整顿财政经济秩序,规范财政财务行为。 (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做“实”人才文章,全面提升财政干部整体素质。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从财政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优化知识结构,加快知识更新,重视调查研究,把学习调研的成果转化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破解发展难题上求突破,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见成效;二是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大力倡导雷厉风行、求真务实之风,切实增强财政部门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积极打造财政优质服务品牌,在转变作风上动真格,在提升效能上出真招,在解决问题上下真功,确保财政服务优质高效。深入开展“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和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坚持示范带动、行政推动、考核促动,为财政部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供精神动力;三是坚持干部带头,增强服务能力。积极实施“班长工程”,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对科长、所长的培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四是坚持标本兼治,严格廉洁理财。组织开展警示教育,促进广大干部职工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在权益面前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坚持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真正树立起清正廉洁、敬业奉献的财政干部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完成2010年财政预算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自觉接受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确保圆满完成2010年收支预算和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推进沁阳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